第一生活网

雨霖铃点染手法的句子有三处(雨霖铃点染手法)

樊纨雪
导读 大家好,小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雨霖铃点染手法的句子有三处,雨霖铃点染手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白描手

大家好,小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雨霖铃点染手法的句子有三处,雨霖铃点染手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白描手法 - 概念及源流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,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,不着颜色,称为“单线平涂”法。

2、它源于古代的“白画”。

3、白描手法 - 应用举例在文学创作上,“白描”作为一种表现方法,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,不加烘托,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。

4、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《水浒》、《三国演义》等多用白描的手法;鲁迅的作品,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.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,描摹景物的特征,反映作者的感情。

5、 如鲁迅《故乡》的开头:“时候既然是深冬,渐近故乡时,天气又阴晦了,冷风吹进船舱中,呜呜的响,从篷隙向外一望,苍黄的天底下,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,没有一些活气。

6、”寥寥数语,几笔勾勒,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,尽收笔底;而且字里行间,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。

7、白描手法用于叙事,使人感到线条明晰,言简意真。

8、如《儒林外史》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:“......看了一遍,又念一遍,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,笑了一声,道‘噫!好了!我中了!’说着,往后一交跌倒,牙关咬紧,不省人事。

9、......”.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,维妙维肖地描写了事态的发展。

10、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,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、神态,使读者如见其人。

11、 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,“身材很高大;青白脸色,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;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”,“穿的虽然是长衫,可是又脏又破,似乎十多年没有补,也没有洗”。

12、这些描写,犹如用几条墨线,简单几笔,特征显露,尽传神态。

13、白描手法 - 特点与绘画一样,无论工笔还是彩墨,无论水彩还是油画,都可自成一格,各有特色;文学创作上的白描手法与其它手法并不相斥。

14、点染手法词有点染,柳耆卿《雨霖铃》云:“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冷落清秋节。

15、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晓风残月。

16、”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,“今宵”二句,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,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 点染是画家手法,有些处加点,有些处渲染。

17、这里借来指有些处点明,有些处烘托,点明后用景物来烘托,更有意味。

18、柳永《雨霖铃》:“念去去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

19、”点明“去去”,就用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,楚天空阔,三样景物来烘托,衬出远别的离情。

20、接下去说:“多情自古仿离别,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”,这里点明“仿离别”,用“冷落清秋节”来渲染,再衬上多情,更觉难堪,所以说“更那堪”。

21、这是一重渲染。

22、再有这句点明在冷落的清秋节伤离别,说“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晓风残月”,用杨柳岸,晓风、残月三样东西构成一种凄清的意境,来烘托在清秋节伤离别的感情。

23、这是又一重渲染。

24、这里有两重渲染,显得感情的色彩更浓重。

25、这样,先点明,后用景物渲染,烘托感情,收到情景相生的效果。

26、   诗里用点染的,像韦应物的《闻雁》:“故园渺何处,归思方悠哉。

27、淮南秋雨夜,高斋闻雁来。

28、”点明归思,用秋雨、雁声来烘托。

29、岑参《碛中作》:“今夜不知何处宿,平沙万里绝人烟。

30、”点明无处投宿,用平沙万里来渲染。

31、韦应物《休日访人不遇》:“怪来诗思清人骨,门对寒流雪满山。

32、”点明诗思很清,用寒流和雪来渲染。

33、全诗的意境都从烘托中表现出来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